“推窗見綠、出門入園”是廣大市民對于城市生活的向往和期盼。國家園林城市是一座城市的名片,也是體現城市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。2019年,我市加快推進“國家園林城市”創建步伐,對照任務清單,逐一推進落實,為城市增綠添景,全力打造幸福美麗宜居達城。
如今,大寨子公園、塔沱濕地公園、南壩公園相繼開放,拓寬了城市綠色空間;裸露的山體被綠植覆蓋,受污染的濕地公園逐漸被修復,為城市綠色發展夯實了根基。
統籌推進 攻堅創園清單
“達川區目前已建成社區公園和街頭游園2個,在建的2個,其余6個已經啟動建設工作……”2019年12月10日,市政協領導來到達川區園林綠化管理處,督查達川區社區和街頭游園的建設情況,實地查看三里坪濱水公園和臨江門綠地設施建設、綠植覆蓋及綠化管護等情況,并提出了“齊抓共建有力推進‘創園’進程”的建議。
其實,不止是達川區園林綠化管理處工作如此,全市創建“國家園林城市”工作更是如此。今年,市委市政府適時建立了“四城同創”工作機制,將創建“國家園林城市”工作納入其中統一安排、統籌推進,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創建“國家園林城市”專班,切實加強對創園工作的組織領導。全市創建“國家園林城市”工作開展以來,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,研究解決推進過程中存在的難點、痛點。市人大、市政協先后分四次專題督查創建“國家園林城市”項目建設,上下聯動,齊抓共建,全面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。
今年,創建“國家園林城市”專班嚴格按照2019年度任務清單,對照創園驗收測評體系各項指標,細化措施、壓實責任,狠抓城市園林綠化項目建設、生態空間規劃與保護、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等創園重點,各項工作推進順利。在驗收方面,已完成32項指標,正加快推進其他25項。其中“一票否決”的7項指標,已完成編制《城市綠地系統規劃》、加強城市綠線管理、建成區綠地率≥31%、城市污水處理率≥90%、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%等5項。
此外,根據“國家園林城市”驗收標準,我市制定了創建“國家園林城市”測評體系“兩張清單”,即重要指標7項、重點建設項目48個、重大事項15項、常規任務21項,進一步明確市領銜領導和責任單位、責任事項和時間節點,對標建設,有序推進各細化事項。其中,48個重點建設項目已有大部分順利推進,15項重大事項已完成14項,21項常規任務均已完成。
一項項數字化的指標,具化成一個個公園、一塊塊綠地,能更加一目了然看出“創園”的成效。截至2019年11月底,我市中心城區已建成12個城市公園,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8%,建成區綠地率達33%,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.89平方米,讓更多市民享受到“創園”帶來的綠化美景。
增綠添景 打造宜居家園
2019年,我市堅持強化綠地管理和規劃,以重點工程項目為引領,持續提高全市園林綠化水平,讓“園林擁抱城市、城市遍布綠植”的美好愿景成為可能。
強化綠地管理。我市嚴格執行《城市綠地系統規劃》及《城市綠線管理辦法》,按規定嚴肅辦理城市園林綠化行政權力事項,包括景觀綠化設計方案審查、臨時占用城市綠地和公共綠地植物移植審批、建設項目附屬綠化竣工驗收備案、市政公共綠地移交等,從規劃設計、施工變更、驗收備案和管護移交等環節審查把關,確保城市綠地總量持續增加、景觀效果顯著提升。
科學合理規劃城市綠地。我市立足于“山環水繞,綠色中心及山、水、城交融”的城市特色和生態城市的總體要求,構建“一軸四帶、兩脈為屏、多山踞城、點面布城”的城市綠地系統的總體構想,將城市、山體、森林和河流水系結合起來,建立具有達州特色的“山、水、城”相互呼應融合的城市生態體系。
同時,全市堅持以人為本、合理布局、生態優先、突出特色和便于實施等原則,加強了對濱河綠帶、防護綠帶、綠道、塊狀綠地、生態綠地、生產綠地的規劃。強化道路綠化,形成城市“綠色廊道”;重視生態綠地,打造自然生態“綠腎”;因地制宜,形成濱江綠帶、防護綠帶;以人為本,拓寬寧靜優美的自然生態空間。
建設綠色、宜居、宜業的“國家園林城市”,我們仍在持續發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