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廣廈行動”!短短兩年,達州這個地方大變樣! |
|
更新時間:2020/9/17 16:25:27 作者:佚名 來源:本站原創 點擊數:1023 |
“居者有好房,廣廈暖萬家!痹谙麥缤僚鞣,改善農村居住環境,破解農房小、亂、散、臟問題,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,宣漢做出了可貴的探索。 雖是盛夏,但在海拔800米高的五寶鎮長白村,卻是涼風習習。76歲的貧困戶鄧明懷老人躺在竹椅上,愜意地享受著老伴遞過來的午后茶。鄧明懷老兩口是去年底搬進新房的,一樓一底,90平方米,屋內干凈整潔,房前有一畦菜地,菜地里結滿了冬瓜、南瓜。說到新房子,鄧明懷激動不已,他感嘆道:“我這一輩子活了70多歲,怎么也沒想到,老了還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!鄧明懷老人所住的地方,現在有個好聽的名字:藍天灣;但在過去,卻有個不好聽的名字:爛田灣。鄧明懷老人所住的地方,以前20多戶人家,東一家的西一家,清一色的土坯房,漏風漏雨;出門一腳泥,環境臟亂差;吵罵打架,經常發生,F在家家戶戶住上小洋房,房前屋后干凈整潔,一門心思謀發展,鄰里關系和和美美。從2018年到現在,短短兩年里,何以發生如此大的變化?長白村黨支部書記魏輝菊說,這一切都要感謝縣上的“廣廈行動”。 讓貧困群眾“住上好房子”,是脫貧攻堅的重要任務。在廣大的農村地區,特別是南方山區,農戶居住普遍分散、人畜混住,居住環境惡劣。近年來,隨著經濟的發展,不少農戶在城鎮購房,農村老房長期空置,浪費國土資源。宣漢縣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縣,幅員廣、人口多,經摸底調查,全縣共有14.4萬戶農村土坯房、泥夾房和危舊房需要改造。2017年9月,宣漢正式啟動農村住房改造“廣廈行動”,把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起來,在全面保障農村住房安全的基礎上,優化農房空間布局,亮化農村發展格局,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。在具體實施中,宣漢非常注重化解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的矛盾,堅持把貧困戶的住房保障和非貧困戶的住房改善相結合,按照“應改盡改、脫貧優先、壓茬推進”的原則,全面均衡推進農村住房改造,確保安全適用、協調美觀。面對“廣廈行動”任務重、時間緊的特殊困難,宣漢采取超常規措施破解工作瓶頸,全力打好創新突破“組合拳”。在政策創新上,用活用好用足易地扶貧搬遷、農村危房改造和地質災害避讓等政策,堅持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,出臺農房改造縣級補助政策,分類明確補助標準,避免因農戶相互攀比導致“廣廈行動”成本增加。對拆除不建和維修加固類,實行貧困戶和非貧困戶一個標準進行補助,拆除不建按照最高1萬元/戶補助,維修加固由鄉鎮統籌,補助1.3萬元/戶;對拆除新建類實行差別補助,貧困戶、低保戶、分散供養特困人員、殘疾人家庭等“四類重點對象”,補助2萬元/戶,非貧困戶補助1.5萬元/戶。在資金籌集創新方面,積極發揮土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收益和涉農整合資金的引領效應,挖掘社會幫扶、部門幫扶的潛力,撬動群眾出資出料出力,形成“眾人劃漿推大船”的強大合力,為“廣廈行動”提供了資金保障。
近兩年,宣漢縣搶抓國貧縣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政策機遇,增減掛鉤申報立項85個25500余畝。通過公開招商方式,引入社會資本分片實施,節余指標收益全部用于“廣廈行動”,為“廣廈行動”開辟源頭活水。在推進機制創新上,將全縣所有鄉鎮劃分為4個片區,由縣領導分別掛包片區,開展片區工作競賽,并建立周報月評、“白、黃、紅”三級掛牌督辦制度,倒逼工作落地落實。 宣漢“廣廈行動”實施兩年來,不僅帶來了農村環境的新變化,而且帶來了鄉村振興的新氣象。昔日破敗不堪的土坯房被嶄新的磚瓦房所替代,統一風格建成的新農房成了廣大農村地區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。依托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,對拆除不建、拆大建小的閑置宅基地進行全面復墾,實現更多農村土地“化零為整”,目前完成拆舊復墾10000余畝,曾經被“廢墟”侵占的土地煥發出新的活力,為推動農業規;l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同時,按照“大分散、小集中”的原則,引導群眾選擇最優的改造方式,加快形成“小規模聚居、組團式布局、微田園風光、生態化建設”的建設格局,帶動鄉村道路聯通、田地連片、產村相融。農村環境的變化,帶來了農民精神面貌的變化。慶云鄉貧困戶李國教親手撰寫了一副對聯,貼在其剛搬遷的新居門上。
|
|
【編輯:lc】 |
|
上一篇文章: 關注!達州市固體廢物綜合處置中心項目建設有序推進
下一篇文章: 塔石立交周邊(鳳凰大道與塔石路)道路綠化提升打造項目有望10月底完工 |
打印本頁 | 關閉窗口 |
|
|
|
|
 |
最新信息 |
|
|
|
 |
推薦信息 |
|
|
|
|
|